3个月小红书单链销售1.7万套,出版业如何打造童书超级爆款?
今年新书营销难是出版业的共识:抖音自然流带货失灵,达人推书也推得更吃力了,各平台流量越来越刁钻、越来越贵。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中信童书《独一无二的姆明:做温暖坚韧的小孩》仍取得上市3个月实销码洋近500万元的成绩,在预售30天的情况下,小红书单一平台负卖超36
今年新书营销难是出版业的共识:抖音自然流带货失灵,达人推书也推得更吃力了,各平台流量越来越刁钻、越来越贵。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中信童书《独一无二的姆明:做温暖坚韧的小孩》仍取得上市3个月实销码洋近500万元的成绩,在预售30天的情况下,小红书单一平台负卖超36
近年来,青少年阅读习惯向短视频等数字化媒介快速迁移,电商平台的“价格战”更是不断拉低出版商利润。在“产品同质化”与“渠道失灵”的双重夹击下,众多传统刊物正步履维艰。作为一家拥有46年历史的“渝字号”国企品牌,课堂内外凭什么能逆势突围?
近日,由“出版业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传媒业应用论坛”在京举办。期间,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业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秦艳华正式发布实验室最新研究成果《国
“大陆可以为台湾的优质创意和内容提供广阔的市场,台湾也可以为大陆的出版业注入活水,只有加强沟通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的出版变局。”北京新华先锋出版科技有限公司总编辑刘钊在交流环节上说。
2025年出版业正行至关键节点。近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成都发布的《2024—2025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显示,行业正经历从“政策加持”到“数智赋能”、从“单一出版”到“生态运营”、从“国内市场”到“全球布局”的深度转型。面对行业下行压力与技术浪潮叠加的双重
在数字化浪潮与人工智能技术革新的双重驱动下,出版业正面临“破茧蝶变”的关键机遇与挑战。记者25日获悉,多位专家学者相聚一堂,解码行业“现状图景”,为破解“痛点难题”建言献策。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出版业作为文化传播的核心载体、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数字化浪潮与人工智能技术革新的双重驱动下,正面临“破茧蝶变”的关键机遇与挑战。10月23日上午,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上海新闻出版教育培训中心)举办“出版业发展新态
10月18日,《2024-2025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成都发布。这份连续推出21年的行业“风向标”,勾勒出当下出版业的新变化——从AI帮作家写稿,到书店变身“文化直播间”,再到未来买书可能像“定制衣服”一样按需生产,这些新趋势正悄悄改变大
日前,在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学院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暨首届出版领军人才培养研讨会上,19名全国首届出版专业博士研究生正式入学。这是上海理工大学以“招培就”一体联动破题,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一次改革实践。
今年书展的核心话题无疑是人工智能(KI)。目前,各种所谓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正利用受版权保护的内容进行训练,并在此基础上生成新的文本、图像或音乐。然而,这一过程通常并未征得原作者的同意,也没有支付任何报酬。在本届书展上,出版行业正在讨论如何为这些AI模型引入授
在2025年重构内容生态的节点,出版业的生存法则已从“内容为王”转向“传播即生存”。数据显示,2024年图书线上销售占比突破70%。数字背后,是出版机构从“幕后研发者”到“台前连接者”的范式转移。本期文章旨在探讨如何让出版机构自媒体矩阵的内容力、专业力成为破局
在人工智能技术掀起新一波浪潮的背景下,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正获得资本市场的强力助推。在9月24日召开的2025北京文化论坛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文创金融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研究报告》。
出版业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可以说是自活字印刷术发明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变革。几个世纪以来,我们的工作一直由书这个实体物品来定义。而今天,我们发现自己正置身于一个流动的、互联的、具有深刻颠覆性的数字生态系统中。技术、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的迅速融合,不只是渐进式的
25年前的2000年我曾应邀在此演讲,转瞬四分之一世纪已过。当年论坛的主持人陆国燊先生已逾80岁并转居北美,其他讲者也都老了,但香港书展依然人流如织、一派繁荣。这令我想到赵家壁先生一本书的名字——《书比人长寿》。我非常赞同赵先生的判断,好书一定长久流传、比人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数智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版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从传统的纸质出版到如今的数字出版,再到未来的数据出版,每一步都离不开生产力的革新与升级。换句话说,出版业的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产物,更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基于此,
数字文明时代的出版业,正在经历一场从“一维出版”向“多维出版”转型的业态重塑过程。本书作者深度聚焦读者品牌在多维出版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探索,展开了一场全面、深入且富有洞见的学术剖析,以广为人知的“读者”现象为引子,精心描绘出读者品牌随时代脉动而茁壮成长的轨迹,凸
日本有本叫《为什么只要一工作就读不进书了》的书,去年刚出版就卖爆了,光销量就破了30万册,还拿了2025年的新书大奖。
这是一篇写于2009年初的作文,距今已有十六年。原文略长,后经较大删减,发表于2010年1月的《出版广角》。近日翻检旧文,感觉这种当时的所谓“变革”、所谓“趋势”,多年以后与现实对照,验与不验,都颇为有趣,也可作为当时一位“青椒”从校园向产业投射眼光的记录。谨
大会作为“书香长江”阅读周·武汉书展的重磅活动,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指导,武汉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吸引来自全国的行业协会、出版机构、技术企业与专家学者等近200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出版业数智化转型发展新路径与战略前景。
大会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武汉市委宣传部指导,武汉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吸引来自全国的行业协会、出版机构、技术企业与专家学者等近200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出版业数智化转型发展新路径与战略前景。